<
t3b7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我家后院有灵泉 > 第44节
    “京城那帮人太过分了,竟敢欺负我家主子年少!”黄锦说得义愤填膺。

    “怎么?”程巧好奇地问道。

    朱兴摇头晃脑的说道:“此事一言难尽啊!”

    你还给姐姐我买起关子来了!程巧翻了个白眼:“那你慢慢且道来啊。”

    “圣旨上是让我以兴王的身份去京城登基继位为帝,可礼部那些家伙居然打算让我从东华门入居文华殿,分明是欺我年少无知,又是从藩邸而来,想给我来个下马威!”朱兴咬牙切齿地说道。

    程巧一脸茫然,没弄明白朱兴说的从哪个门进,居哪个殿有啥区别。

    朱兴见状,耐心地解释道:“东华门入居文华殿,那是皇子的身份,可先皇不过是我堂兄,这不是生生让我矮了一辈么?”

    “原来如此。”程巧恍然,“那圣旨呢?上面怎么写的?”

    “先皇遗诏、还有皇太后懿旨都只说让我‘嗣皇帝位’,可没说让我当皇子。”朱兴答道。

    “既然你占了理,没和他们好生说吗?”程巧又问。

    “说了。怎么没说?我跟他们提出应该直接从大明门入,直接在奉天殿继位,那帮家伙居然无视我的要求,依然让我按照皇子的身份入驻文华殿……”

    “这未免太过分了吧!”明白过来的程巧忍不住嚷道,“谁能想出这么个主意?”

    朱兴一巴掌拍在身旁的茶几上:“除了咱们那位独揽大权的杨首辅,还能有谁?”

    “然后呢?”程巧继续问道。

    “然后?”朱兴冷哼一声,“既然两方都谈不拢,这皇帝我就不当了!我回王府的话肯定又要被那些个属臣叨唠,想来想去还是姑娘这庄子安静,就连夜赶来了!”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程巧弄清楚了前因后果,皱起眉在厅堂内走来走去,似乎在思考,过了回来,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对朱兴说道:“你既然占了理,还怕他们作甚!这皇帝啊……你不想当就不当,他们还能把你如何?杨首辅再怎么厉害,新君不来,到时候京城里那些等着新帝即位的老臣可不得着急,首辅他一个人顶得住群臣的压力吗?”

    朱兴听完她的话,兴奋地握住她的手:“程姑娘果然和我想到一处去了。”

    程巧咳咳两声,脸有些热,赶紧将自己的手抽回来。朱兴也不介意,转头对身后的黄锦吩咐道:“程姑娘的话听明白了吗?黄伴伴,就辛苦你跑一趟了,去告诉京城来的那几位大爷,不答应本王的要求,本王就这待着不进京城了!”

    黄锦悄悄擦了一把冷汗,心里那个苦啊,王爷你避开他们和心爱的姑娘一起风花雪月好不风流,可是苦了奴才啊,那些京官个个鼻孔朝天,可难侍候了。虽然心里抱怨,还不得不从容接下朱兴给他安排的任务。

    黄锦离开之后,朱兴就心安理得的在程巧家住了下来。

    黄锦走了三天之后,又回来了,这次带来的是个好消息,就像程巧之前分析的那样,新皇不到,内阁首辅杨大人到底没能顶住来自群臣和皇太后那边的压力,最后还是向他妥协了,允许朱兴一行从大明门入城,直接在奉天殿里继位的方案。

    麻烦解决之后,朱兴也没了继续赖在程家不走的理由,依依不舍地和程巧道别,离开之前又再次郑重其事地问了一遍程巧,是否愿意嫁给他。

    程巧要是个原生态的古代妹子,对方这么真诚肯定早就被拿下了,可她到底是个现代女性,心里惦记的人是贺衍,只好再次无情的拒绝了对方。

    朱兴也不气馁,还要程巧好好考虑,他有机会还会再来的。

    程巧和他挥手道别,心道:“等你当了皇帝哪还有工夫到处乱跑啊,而且后宫佳丽三千够你消受的,到时候肯定就不记得我啦!”

    这没想着便没将朱兴的话放在心上。等他的车驾走远,程巧默默说道:“这次不会再去而复返了吧?”

    满心欣喜的来到后院,以为潭水能将自己带回现代,然后尝试了多次,潭水依旧没有反应。程巧失望地跌坐在地上,叹道:“难道时机还没到吗?什么时候能送我回去啊!”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更送上。

    ☆、第七十三章 笔友

    这一次朱兴没有去而复返, 然而让程巧郁闷不已的是,她依然无法通过水潭回到现代。失望而归的表情自然落到贴身丫鬟眼里,立刻脑补成:姑娘果然对朱公子爱得深沉。

    翠茹还自作聪明的将程巧有心上人的事情写在信里告诉了她亲娘,她亲娘一知晓,程夫人那也就没啥秘密可言。

    至从程巧被刘家退婚后,程夫人就琢磨四处给程巧物色个更好更合适的对象, 有了刘鸿的教训, 她把关也更严格, 一定要亲自看过觉得配得上女儿才行。广元就这么大, 她提出的条件又有些苛刻,一时间竟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家。正发愁之际,得知女儿已经有了喜欢的人, 便是连生意也无心再做,连夜带着仆从从广元舟车劳顿往庄子赶, 打算给了程巧一个大大的惊喜。

    见到疼爱自己的亲娘, 程巧心里亦是感概万分。她醒来的时候是在船上, 对她而言, 她已经许久未见过这位程夫人了,一时间真情流露,竟是将那个“程巧”小姑娘负气出走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女儿不和自己置气了, 程夫人自然是满心欢喜的,又觉得女儿这么大了还粘着自己,跟个小孩子似的,怎么瞅着都可爱。

    母女亲热了一番, 最后程夫人到底按耐不住,问起了女儿是否有心上人。

    程巧先是愕然,等弄清楚是翠茹那丫头私下在给她娘信里透露的,狠狠瞪了自己那个八卦心爆棚的贴身大丫鬟一眼,随即哭笑不得的告诉程夫人,对方信里所指的那人是朱兴。

    挥挥手让翠茹她们退下,程巧母女俩关在房间里说起了悄悄话。

    “娘,完全不是翠茹说的那回事!朱兴,你还记得吗?约摸是五、六年前,他才这么大的时候曾在我们庄子上借住过一宿……”程巧边向她娘解释,边拿手比划了一下,“当时不是还是您告诉我,他的身份尊贵,可能是广元兴王世子吗?”

    经程巧这么一提醒,程夫人终于对朱兴有了些印象:“难道翠茹信里说的那个人就是兴王世子?你和为娘好好说说,你又是如何与他再次相遇的?”

    “我也是凑巧又救了他一次……”程巧将自己从广元回来途中觉得船上闷得慌于是到江心洲上休息,然后就发现受伤中箭的朱兴,将事情的经过一一讲于程夫人听,“后来他养好伤回去之后,朝廷便下旨让他继任了兴王位,然而没几天又遇上先帝驾崩。先帝没有留下子嗣,朝廷按照皇家祖训兄终弟及的规矩就选了他继位。嗯……这人才刚走没几天,等过几天到了京城可能就要登基了。”

    程夫人听完,只觉得发生在女儿身上的故事比戏文听起来还离奇、精彩、励志,本朝未来的皇帝居然在自己家的庄子里住过,岂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程夫人又想起翠茹在信里说到自家女儿和这位可是情投意合,每次这位才离开女儿就跟失了魂似的,更难得的是这位对自己女儿也是情深意重,还几次三番的提出要娶她为妻。

    激动过后,程夫人冷静下来一想,翠茹那丫头从头到尾都不清楚朱兴的真实身份,只当他是寻常的富家公子,然而对方可是未来的皇帝啊……她们程家充其量也只是个地方豪绅,哪里够资格高攀的上皇家?而且她就只有程巧这么一个女儿,还指望她能给程家留个后人将家业发扬光大,女儿要是进宫去了,程家的偌大家业岂不是没人接手了?再退一万步,就当自己女儿入宫当了娘娘,依她的脾气哪里受得了与其他女人共侍一夫,而且皇宫那大环境不好,还不得不提防对手恶性竞争。

    程夫人想到这些没来由的心里就一阵发愁,不得不说她有些杞人忧天了。

    程巧在一旁瞧着自家娘亲一会儿乐一会儿忧,又如何猜不出她的心思,只觉得她娘实在是想太多。拉着她的手臂晃了晃,如幼时般撒娇道:“娘,你真的误会了。翠茹她是胡诌的,根本不像她说的那样,其实我和朱兴就是普通的至交好友……”

    嗯,只是单纯的好朋友而已,程巧强调到。

    程夫人怀疑地望了她一眼,程巧立即改口,伸出手,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出一个长度:“好吧,我救过他一命,他当然会对我感恩戴德,所以对我比挚交好友可能还要……还要好上那么一点点吧,不过也就那么一点点。”

    她依然嘴硬。

    程夫人仍是盯着她的脸不说话,时间一久,程巧心里就有些发毛了,索性破罐子破摔的嚷道:“好吧,好吧。他是说过我要是嫁不出去,他愿意娶我。可是那前提条件是我真的嫁不出去啊,娘,你觉得女儿这样会没人要,只能委曲求全嫁给他?再说……再说,他都要当皇帝了,将来身边还会缺了女人不曾?肯定没多久就会把我忘记了吧。话说回来……娘,您真忍心将我嫁到京城去吗?一旦进宫,以后想和女儿见上一面也难了啊……”

    程巧的原意是打算对程夫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岂料她话音刚落,就被一脸心酸的程夫人搂入怀里,“闺女啊,娘知道你心里苦。忘了他吧,他再优秀再好,你和他也是不合适的……娘会给你找户比他更好的人家!”

    你知道啥了……程巧将脑袋搁在程夫人肩头,怎么都感觉画风不对头,和她想象中的样子几乎是背道而驰的,顷刻间就让她陷入了深深的忧郁当中。

    不过她并没有忧郁多久,朱兴便已经顺利的来到了京城。新皇登基,天下大赦,剔除贪官污吏、减轻赋税等一系列利民的政策实施下来,即便是远在小镇上的程家,也感到新政带来的一些好处。

    程巧彼时还在尝试寻找穿越回现代的方式,听到庄子里管事们的议论,感慨道:“还好没长歪,是个明君的样子,不过还须再接再厉。”可不要像史书说的那样变成个不理朝政沉迷修道的皇帝。后面那半句话当然是放在心里说的。

    才信誓旦旦的向程夫人保证过自己和朱兴没啥深厚的交情,没过几天,程巧就被啪啪打脸了。朱兴也不怕麻烦,令人从京城千里迢迢的给她送来一封信。

    在程夫人诡异的目光中,在翠茹的八婆的笑容里,程巧硬着头皮拆开了信封,大致浏览了一下内容,还是只是一些日常的琐事,并没有什么诉衷情啊,或者任何不和谐的内容。

    程巧这才放心大胆的仔细读了起来。朱兴在信里提到他离开程家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些他一路上的见闻趣事,又讲了他登基前发生的一些琐碎的不怎么愉快的事情,跟她抱怨起京城各种不好,他初来咋到,人生地不熟各种不习惯,心里老惦记着广元还有桃坞镇的糕点和桃花茶。

    这封信看起来就是一封再正常不过的和好友交流的信。程巧还在想着要不要回信,又记起对方是个皇帝,自己就算写了回信恐怕也没门路送进皇宫里,干脆就将这事情忘在了脑后。

    又过了几日,朱兴的第二封信到了。

    这次的信里主要说得是他登基之后的事情,讲到他如何和朝中那些老臣斗争,推行新政。若是朱兴在她面前,一定是一脸得意地求表扬,程巧脑中莫名的闪过这个念头,有那么一瞬间朱兴和贺衍模样居然在她记忆里重合起来。

    呃……朱兴怎么可能是贺衍!自己一定是太久没见到贺衍,所以产生了幻觉。程巧立马摇摇头,将心中凭空冒出、匪夷所思的想法抛开,继续往下看,却是说了宫里的一些事情,皇太后那老娘们寡妇当久了闲得无聊竟想着当红娘了,他这龙椅还没坐稳,就往他宫里塞宫女,当然他没收,皇太后一计不成又找了个张姑娘过来,貌似还是她哪个远房的亲戚家的闺女,只把朱兴囧了个半死。

    程巧想到朱兴被一群莺莺燕燕包围的场景,以及哭笑不得的表情,差点没把肚子笑疼。信的最后,程巧看到朱兴问自己有没有思念他,还给了个联系方式,只要程巧找人将信送去驿站,到时候自会有人将她的信送到他面前,还反复叮嘱她一定要给自己回信。

    这……皇帝陛下是打算和自己当笔友么?程巧这才明白过来朱兴的心思。

    不过既然新任的皇帝陛下亲自下令让自己写信,她哪里敢抗旨不遵,连忙找来信纸,让翠茹在一旁给她研墨。好在她毛笔字写得不差,就是有些繁体字的笔画记不太清,虽说写得坑坑洼洼的,总算没露陷就是。

    回信的内容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安好勿念。要继续深这些话后面的挖潜台词,程巧的意思是您老都当皇帝了,就别再惦记千里之外的我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过好各自的日子便是。

    信写好用蜡封了口让管事送去了桃坞镇的一处驿站,程巧其实是想亲自去一趟的,她好奇极了到底是谁会把自己的信送到皇帝面前,莫非是传说中的飞鱼服绣春刀?

    朱兴得了程巧的回信,似乎受到了鼓励,信来得更勤了。最近的一份信里他提到实在受不了张太后这个媒婆了,对她找来的那些姑娘各种怨念,当然不忘向程巧保证,所有的姑娘他都原封不动的退了回去。

    程巧看完信,心情大好,很快就提笔回了一份信,提议让朱兴将他的母亲接进皇宫,大妈对大妈,势均力敌,才能给他减负。

    朱兴收到信后,觉得她这个建议大善,当即下旨到广元兴王府接母亲进京,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朝中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偏要和他作对,将事情弄得无比复杂,什么陛下现在不能叫兴太王妃母妃,自己的亲妈都不能叫,这还像话吗?朱兴怒了,又不能动粗,决定实施软暴力,于是新上任才一个多月的皇帝陛下搁担子了。

    当然最终结果还是朱兴获胜,以太后的礼仪将母亲接到皇宫。有了亲妈坐镇和张太后打擂台,他顿感轻松了不少,处理完国事之后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给程巧写信了,直说自己在皇宫里孤零零的好可怜,也没个知心人,现在的那些老臣都是前朝留下来的,和自己并不是一条心,朱兴甚至不敢完全信任他们,表面上和和睦睦,私下里没少和他作对。字里行间都表达着要是能有个人在他身边陪伴他,向程巧一样能给她出谋划策该有多好,最后又问了程巧一次愿不愿意到京城来。

    程巧只是建议他不妨开恩科,选几个好苗子亲自培养。朱兴还那么年轻,只需要慢慢扶植自己的势力就好。至于去京城,还是算了吧,她这里山清水秀多自在啊,当然没忘记告诉朱兴,程家子嗣淡薄,自己还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最不济也是要找个赘婿之类的。程巧这么说本是为了断掉皇帝陛下对自己的念想,没想到却是起了反作用,皇帝受了刺激,直接在回信中表明心迹,愿意娶程巧当皇后,而且会效仿先帝孝宗伯父,只娶皇后一人,终生不纳妃,只愿和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程巧知道本朝却是有那么只娶了一位皇后的皇帝,就是朱兴信里无比嫌弃的张太后她老公,只是没想到朱兴也会这么对自己说。少年的真心太难能可贵,程巧百般不愿去伤害他,纠结之下完全不知道如何回信既能委婉的拒绝对方的好意,又不让对方难过。

    皇宫里的陛下还在满心期盼着来信,两宫太后已经你来我往的暗斗过几回,最后达成一致,皇帝陛下不小了该大婚了,选秀准备中。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只有一更哦。

    ☆、第七十四章 闹剧 上

    程巧压根没把朱兴信里的那些话儿当真, 毕竟皇帝大婚的这事儿就算是皇帝本人亲口御言那也是做不得数的,要知道上面还有两宫太后压着呢。随手将信扔到一边,她就把这事儿抛到脑后。

    她没放在心里,宫里那位皇帝陛下却被催婚的两宫太后逼得病急乱投医,也不待程巧回信,就让随侍的黄锦黄公公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到桃坞镇程家村。

    一道明黄的圣旨将程巧打了个措手不及, 唯有满脸愕然。她一心想着赶紧穿回现代救贺衍去。而能不能回去的关键就全靠后院那潭灵水了, 要是她跑去京城给困在皇宫里, 她还怎么回去啊?当皇后固然风光无限, 但那并不是她想要的啊。

    一向开朗的程巧愁得脸都皱成一团,夜不能寐也想不出个妥善的解决方案来。对方可是皇帝啊!不能得罪太过,得拿出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拒绝他才妥当。想不出办法, 只能找她那位彪悍强势的娘亲来想办法。

    她娘在生意场上精明归精明,对这事儿却也一时拿不出给主张来, 圣旨都下了, 不去岂不是抗旨不尊, 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程巧她娘也不愿意女儿去京城, 思前想后唯有一个拖字诀了,上好酒好菜把黄公公一行人款待舒服,能拖一天是一天。

    黄公公跟着他家主子往来程家也许多次了, 算是老熟人,对于程家母女明显热情过头的招待居然也没多想,一来黄锦心底那事门前清儿程家姑娘和他主子那关系可是不一般啊,只能捧着, 不能怠慢了;二则他这次可是奉旨来接姑娘家去皇宫当皇后的,母仪天下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欢喜事儿哪个姑娘心里又不愿意呢?

    黄公公在程家好吃好喝住了几天,到底心里惦记着主子交待的大事要紧,没被程巧她娘的迷魂汤灌晕了头,又提起要程巧和他去京城的事儿。

    这事程巧不方便出面,她娘就回了句:“黄公公,这事儿太突然了,家家要好好准备一下,毕竟姑娘家出嫁是个大事不是吗?”

    在程夫人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下,黄锦终于同意再把启程的日子往后推那么几天,想来他家主子在怎么心急这几天也是愿意等的。

    这一拖又是三天,母女二人也没想出个主意来,倒是庄子上来了位不速之客。

    “桃坞镇来了伙外地人,见着咱们程家的铺子就砸,忒不讲理……领头的是个红衣姑娘,人长得挺好看的,就是脾气太让人难以消受,咱们酒楼也不能幸免,各种找茬挑刺,她手下那一帮人太凶残了,见人就打,把客人都吓跑了,老板啊你说这生意还怎么做啊……”站在堂屋里抱怨地是桃苑酒楼的伙计虎子。

    酒楼莫名被砸,对方来头不小,掌柜就派了他前来给东家报信。小伙子不负掌柜所托,一边义愤填膺的申诉着对方的恶行,一边向程巧母女展示着他被揍得青肿的脸,大有不是属下无能,而是敌方太强势的意思。

    程巧她娘听完虎子的话,蹙着眉头问道:“可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

    虎子摇摇头表示道:“这伙人也就这几天才到……”说着,又瞄了一眼坐在程夫人旁边的大姑娘,“听……听那姑娘的话似乎从京城来的,和……和咱们家姑娘似乎有些过解!

    “我?”程巧瞪大眼,满脸不解。干我毛事?她在古代可安稳了,一直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啥时候得罪过人?简直是坐在家里也躺枪,膝盖莫名一疼。等等……京城?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瞄了她娘一眼。

    程夫人会意,让翠茹领了虎子下去疗伤上药。等厅堂里的仆从都退了下去,母女二人对望一眼,程巧先开口了:“这京城来的,又是冲着我……娘,你说会不会是为了朱兴那事儿?”

    程夫人摇了摇手里的团扇,默默地望着女儿,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女儿记得朱兴在信里提到过,张太后有意让朱兴娶她远房的侄女,那姑娘京城来的又处处针对女儿,恐怕就是那位吧……”

    程夫人静静听女儿分析完,将手里的团扇放在一旁的案几上,目光微微有些闪烁:“若真是巧儿你猜测的那般,娘倒是有个注意让你不用去京城……”

    一听可以不去京城,程巧脸上的愁容终于淡了些,难得露出这些天罕见的笑容,拉着她娘的袖子晃了几下,迫不及待地追问:“娘,你快告诉什么办法?”

    程夫人不慌不忙地拿起团扇,遮住半张脸,冲女儿招招手,让她附耳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