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7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嫡妻谋略 > 第131节
    魏氏与张氏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

    当着这么尊大神的面,她们怎么商议?而且王爷说了,头一遭做媒,想要个开门红,这是说亲呢,还是抢亲呢?

    魏氏无可奈何地叹口气,半天没吭声。

    李昌铭见状,问道:“怎么都不说话?没事儿,就当本王不存在,你们随意。” 哗啦啦地摇着扇子扇风。

    杨妡隔着棉布门帘听得清清楚楚,只觉得哭笑不得。昨夜魏珞说请人提亲,她只以为是请个官媒来,没想到竟然请了这么个不着调的主儿。

    她在蔡家校武场上见过李昌铭一次,具体长什么模样记不太清了,印象里应该是个气度颇佳的少年,而且箭法非同一般地好,仅次于魏珞。

    可说话行事怎么这样出人意外呢?

    杨妡试探着想掀开门帘瞧瞧,可又有些犹豫。

    并非是因张氏适才的话,而是觉得自个儿现在顶着一张红肿的猪头脸,要是被魏珞瞧见,岂不糗大发了。

    正跃跃欲试,听到魏氏终于开了口,“阿珞是因为昨天的事儿而起意求亲?其实不相干,你是我侄孙子,阿妡是我孙女儿,两家向来亲如一家。如果真要见外,姑祖母是不是还得备份厚礼登门致谢?”

    魏氏这番话还是挺有水平的,魏杨亲如一家,魏珞抱了杨妡就等于哥哥抱了妹妹,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真要计较,那我们就备礼道谢,没有把非得把孙女儿配给你的道理,除非你真能说出个章程来。

    “并非如此,”魏珞连忙解释,“我对五妹妹仰慕已久,正好又有此机缘,便斗胆前来求娶。”

    “阿珞这话可就见外了,自家兄妹有什么仰慕不仰慕的?还劳烦王爷跑这一趟?王爷事儿多,不如您先忙,我们自家的事儿关上门儿自个就解决了。”后面这话却是对李昌铭说的,先把他打发走,然后再丁是丁,卯是卯的跟魏珞分辨。

    “老夫人别客气,我不忙,”李昌铭摇着折扇笑道,“皇兄没指派我差事,天天跑马射箭也没啥意思,正好借这个机会打发时间……刚才老夫人所言极是,两家本就交好,再结门亲,岂不是好上加好?哈哈,本王说得有没有道理?”

    魏氏强作出个笑颜道:“亲上加亲不是不行,但俗话说的好,量媒量媒,得讲究个般配,我家五丫头是二房嫡女……”

    “依老夫人这么说,本王乃皇室贵胄,跟贵府四姑娘……”

    魏氏立刻吓出一身冷汗来,她怎么就忘记这茬了呢,好在她话来得快,脸上堆着笑道:“还有古话说低娶高嫁,说起来我家四丫头是高攀王爷了。”

    李昌铭连连点头,“嗯嗯,还有这一说,唉,可惜皇兄家里两位公主了,依老夫人的说法,估计嫁不出去了。”

    公主生在天家,到哪里去找更高的门户?

    魏氏刚散去的汗顿时又冒了出来,这才醒悟到李昌铭所说开门红的话并非戏言,他是真要说定这门亲事的。

    如果换成魏璟,她二话不说就能成全,可面前的魏珞只是个庶子,又是被赶出家门的,除了秋声斋那处屋舍外别无长物,不管怎么说杨妡也是正儿八经的嫡女,嫁个这样的人实在太委屈她了。

    思量会儿,魏氏长长叹一声,“王爷尚无子嗣,可能不懂我们为人长辈的心思,只盼着儿孙们能生活安康,五丫头自幼衣食无忧,是娇养着长大。可阿珞这头,不瞒王爷,他既无长辈支持,又无同辈帮衬,只怕五丫头会跟着受苦。”

    此言一出,不但杨妡没料到,就连张氏也吃了一惊。

    她只以为魏氏平常心眼偏得厉害,并不待见杨妡,没想到关键还是肯为杨妡考虑的。

    张氏所忧愁的除去魏珞是个武夫外,也有这方面的顾虑。杨妡过惯了使奴唤婢的日子,如果魏珞能谋得一官半职还好,否则跟魏剑啸似的四处晃荡,以后拿什么养家?

    杨妡也颇为好奇,她自是知道魏珞日后会出人头地,受众人敬仰,不必担心吃穿。可魏珞眼下的状况,他怎么就有信心来求亲呢?

    想到此,实在按捺不住,轻轻将门帘掀开一道缝儿。

    就看到魏珞对着魏氏深深一揖,诚恳地说:“老夫人且请放心,我既然想娶阿妡,定然会护着她照顾她,假如只有一块肉,那就阿妡吃肉我喝汤,倘或只有一碗米,那我吃稀的,阿妡吃稠的……”

    “切,好东西都在汤里了,谁愿意吃肉?”杨妡暗中腹诽,却忍不住弯了唇角,“真是猪!”

    只听魏珞又道:“今日我且当着王爷、伯爷、老夫人以及二太太的面前起誓,若能娶得阿妡,以后我定当事事以她为先,决不会教她受到半分委屈,以后也绝不会纳妾收房,唯阿妡一人……求老夫人与二太太成全。”说罢,竟是双膝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哎呀!”杨妡低呼,手无意识地松开,门帘摇晃了两下。

    张氏察觉到,猜出杨妡心思,暗暗叹口气,温声道:“你先起来吧,姻缘乃大事,我们也不能现下就给你个答复,且容我们商议两天再做打算。”

    李昌铭“咦”一声,“这不正是在商议吗,或者应或者不应,不如咱们就地表个态。文定伯你是什么意思?本王觉得阿珞心意至诚,实在难得,又有一身好功夫,将来定然是国之栋梁,对吧?”

    “对,对,”杨归舟本能地附和。

    李昌铭笑着竖起食指,又问魏氏,“老夫人意下如何?本王早就听说杨府姑娘个个恭顺有礼贞德贤淑,阿珞能够娶得五姑娘实在是三生有幸,是前世修来的福气,老夫人觉得是还是不是?”

    “这……”魏氏犹豫道,“我们杨府姑娘出门在外,再没人说个不字的……”

    “那就是了,”李昌铭又竖起中指,转向张氏,“二太太,文定伯跟老夫人都表了态,您可有异议?”

    门帘又悄无声息地晃动了下。

    张氏默了默,笑道:“我听两位长辈的。”

    李昌铭拊掌笑道:“哈哈,既然三位都同意,这不就成了?以后本王也可以有双媒人鞋穿了。”自怀里掏出块玉佩,笑着递到魏氏手中,“这是阿珞的信物,姻缘既已说定,以后可不得反悔,你们也赶紧找个物件出来,待会儿本王还得跑马。”

    刚才还说跑马没意思,这会又改口了,魏氏咬咬牙,吩咐珍珠也取来一只玉佩,交到李昌铭手中。

    李昌铭转手递给魏珞,“好生收着。” 说罢,又催促两家写下各自生辰八字,等墨干放进荷包里,“等本王回去吩咐钦天监好生测算一下,务必选个良辰吉日出来。”

    张氏屈膝福了福,“有劳王爷。”

    “不必客气,我是愿赌服输,帮人就要帮到底。”李昌铭“刷”收了折扇,扇背点一下魏珞,“走吧,别误了时辰。”举步就往外走。

    魏珞停了下,对张氏道:“我适才所言句句均是真心,二太太且请放心。”

    张氏淡淡道:“亲事能定也能退,就算真正成亲,如果真不合适还可以合离,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只请魏三爷日后能够常常想起今日所言……还有,议亲总得按着规矩一步步来……”

    “我明日另请了媒人来。”魏珞连忙应着。

    待杨归舟带了两人离开,魏氏无奈地摇摇头,“这瑞王一点正形都没有,婚姻也能当儿戏,糊里糊涂结下这门亲,以后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浪得忘形了,仓促之间写了这些,妹子们先凑合着看,估计明天会大修~~该发的红包也等明天发,有点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