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城哥哥,坐,我给你倒茶。”韩城刚到,翠花就热情单位招待韩城坐下,脸上挂着的笑就一直没落过。

    “怎么,捡着钱了”韩城打趣,“这么高兴!”

    “嘿嘿,比捡钱还高兴呢。”翠花挨着韩城坐下,兴奋的手舞足蹈,“韩城哥哥我跟你说啊,那赵三丫呀,嫁进地主家做小妾啦!”

    “嗯,她家再也不能找你麻烦了是吧。”

    “对啊对啊!”翠花点头应是,面上又是可惜的样子,“就是那个可恶的赵大,解决了麻烦不说还得了一百两银子,真是的,都是他惹出来的使人,怎么他就没事呢!太不公平了!”

    “是吗”

    于是过两天翠花就听见那赵大不知被谁大得腿断了一只在家躺着哪都不能去。

    “好,真是活该。”翠花拍手称快,杨氏也觉得解气。

    过了年李林十三,在现代是正宗的小鲜肉、中学生一枚,在古代已经可以娶妻了。虽说杨氏希望再过一两年等家里稍微富裕点再说,但是经过这次的事件,杨氏觉得完全可以先给李林物色着。这样还有考虑的时间,也不至于那么急,可以慢慢挑,摸清那姑娘的家庭情况、性情好坏。

    杨氏就找了本村的金媒婆给留意些,有那合适的就给说说。做媒婆的消息渠道多,找本村的也知根知底,不怕被媒婆忽悠。当然,杨氏也给季氏等相熟的妇女打了招呼,有那不错的合适的就给介绍介绍。

    不过为了不耽误人家姑娘,也为了少生事端。杨氏也提前说了,是不准备近期成亲的,至少要再等一年。但是这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一旦说定了肯定会交换信物定下来的。到时候直接-选日子成亲就行。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收藏收藏喵~

    ☆、54

    金媒婆得了准信,再加上李林流言的事已经解决了,就答应说会好好相看着,有那合适的就过来通知一声。

    因为杨氏说了这事不急,可以慢慢看,所以金媒婆就没为这个事多操心,想着遇到那合适的就给介绍,对姑娘家也多了解些。

    这个是李林一辈子的事,所以杨氏就在李林休假回家的时候跟他说了这个事。还交代他:“要是有那称心的你就给娘说,娘去看看。”

    把李林给闹了个大红脸。“娘,你说啥呢。”说是这么说,对于杨氏要给他说媳妇的事倒是没有拒绝。村子里像他这么大的定亲的多,连孩子都有了的也数的过来。

    “二娘,在家吗”

    “唉,在呢,进来吧。”听见是金媒婆的声音,杨氏笑着把金媒婆迎进门,“今儿个来是有消息了”

    “这话说得,没事我就不能来坐坐”金媒婆板起脸,眼里的笑意却暴露了她,“不过还真叫你说对了,还真是有消息了。”

    “能,没事也欢迎你来坐坐,聊聊天呗。”杨氏给金媒婆看茶,“既来了,就给我仔细说说。”

    “唉,对你肯定仔细了,前几天得的信,我特意多费了些时日给你打听清楚了这事。这不,一弄明白我就来了。”

    “知道你实诚,这事交给你啊我放心。”杨氏笑着嗔了金媒婆一眼,“快,给我说说,那姑娘哪的人,家里情况怎么样”

    “别急啊,这不就来说了么。”

    这金媒婆给说的姑娘是陈家村的。说起来,那个姑娘跟胡氏家还有些渊源。这姑娘姓陈,是胡氏丈夫的奶奶的姐姐的女儿的外孙女,就是胡氏丈夫的远房(特别远)表侄女。

    姑娘叫陈百合,父亲是个老秀才。久考不中,家中贫困,就放弃科考,在村子里开了间私塾,靠教书为生。虽说只是秀才,但朝廷对秀才还是有优惠政策的,秀才名下的土地(不得超过三百亩)不用交税,超过三百亩的照常交税。

    陈秀才在村子里的私塾不仅能糊口,还能余些钱。这年头,能上的起私塾的家里不说富足,也能过的去。所以陈秀才家里的地都是佃给佃户种的,每年交些地租就行。

    陈百合是陈秀才的小女儿,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家里就偏疼些。从小不说娇惯着长大,但是也是娇养着的。

    “金婶子,这样的人你说给阿林,怕是不合适吧”杨氏一听就皱眉,这娇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自家这情况,娶回来不是个负担吗!

    “唉哟,二娘你听我说完啊。”金媒婆被也知道杨氏的顾忌,她当时知道这事的时候也觉得不合适,但是啊……

    “这陈百合虽说是个小姐,但是性子好,做的一手好绣活,一条手拍能卖十文钱呢!这至于二娘你说的事不用担心,陈家说了,就是不想让女儿嫁的太远,也不指望女儿嫁的多富贵,嫁个知根知底、待她好的就行。我一听,你家大小子就挺合适啊,就过来找你了,看看你咋想的。”

    “这……我想想,要真不错还得看阿林的意见,毕竟以后是他们过日子。”杨氏有些心动了,反正不是现在成亲,一年以后家底也会丰厚些,不至于聘礼那么难看。“金婶子,你过来说,那陈家……”

    “我这不是来问问你的意见吗,要是你愿意相看,我就去陈家那边通通气。”金媒婆表示一个村子的当然比旁人亲近些。再说亲事成了还是有红包拿的。家里条件越好红包自然越厚。

    “行,我回头跟孩子他爹商量商量。”杨氏没一下子答应,“你放心,尽快给你答复。”

    “嗯,你我放心。”

    晚上李大冰回来杨氏就跟他说了这事,“大冰,你说能行吗”

    李大冰沉默了下,道:“看看也行,人不一定能看得上我们。”

    “咋这么说呢。我们阿林哪里不好!万一是我们看不上她呢。”

    “明天去镇上跟阿林说一声吧。”这就是同意相看的意思了。

    “我明天去找大姐问问姐夫知不知道这陈家的事,知道的多些我也放心。”

    “嗯,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第二天去镇上赶集的时候,杨氏就去德顺酒楼跟李林透了口风,末了有又问道:“阿林啊,你要是真没中意的娘就替你相看了啊。”

    “娘,你看着办吧,”终究是脸皮薄,没经过事,一说娶媳妇的事李林就脸红。“我都听您的。”

    “那行,娘今儿个就回了金婶子。”杨氏高兴的走了,打算先去趟胡氏家问问情况,若金媒婆说的属实就答应相看相看。

    杨氏去了小胡村找了胡氏,胡氏丈夫胡军恰好也在家,杨氏就向他打听了陈家。

    胡军显然对这个当了秀才的远房兄弟很有映像,杨氏一问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金媒婆说的的确属实,不仅如此,胡军还说了,这陈秀才的妻子就是农村出来的,不讲究这些。陈氏和陈秀才也都是好相处的,完全不用担心会有纠纷。

    “陈侄女也不错,农活虽不擅长,但是有一手好绣技,赚钱也是不少的,厨房家事也能一把抓。做媳妇不亏。”

    “这我就放心了。”杨氏松了一口气,准备回去就找金媒婆应了这事。又怕姐夫多想,认为自己不放心陈家,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这是怕陈家看不上我家,来打听打听,要是……要是要求高我家就不上趟子赶这事了。”

    “二妹你不要这样想,你家阿林是个好的!”胡氏很有信心,“你也听你姐夫说了,那陈家不是个眼界高的,说不定就成了呢。回去啊,赶紧找金媒婆应了这事,万一是孩子的缘分呢,耽搁了咋办”

    “嗯,姐姐你说的对。”杨氏诚心道:“是我想岔了,这事还得看缘分。缘分到了,自然能成。”

    “你能这么想就好,我也不留你吃饭了,赶紧回去吧。”

    杨氏点头起身告辞:“那姐我先回去了。姐夫麻烦你了。”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这不是应当的吗。”

    杨氏连家都没回,就先去金媒婆家把这事给答应了,金媒婆说明天就去陈家那头说。

    于是刚烦心要不要答应的杨氏晚上又翻来覆去睡不着:这自家答应了,要是陈家不答应可咋办空欢喜一场,阿林该失望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我是勤快的小喵呀,码完字就来更新呀~嘿嘿,打滚卖萌求个收藏~喵~

    ☆、55

    没过几天,金媒婆就再次登门了。

    “怎么样怎么样那陈家同意了吗”金媒婆一进门杨氏就看见了,连忙跑上前去一连声的问道,连招呼人坐下都忘了。翠花和李柳也跟在后面眼巴巴的望着呢。

    事实上这几天全家人都在等着呢,杨氏做家务的时候都心神不宁,隔一会就朝门口看一眼,生怕错过了金媒婆。所以这金媒婆一进门杨氏就看到了,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等着呢。

    “我就知道你着急,这不刚从陈家那回来,我就过来了。”金媒婆也不生气,一个村的也不用那么生份,“陈家同意相看了,不过要是相看不上那就没法子了。”

    “那就好,那就好。”杨氏总算是放心了。然后才想起来还没让人坐没给人看茶呢,“金婶子你坐啊,翠花给婆婆倒茶,真是不好意思,我一急给忘了。”

    “没事,哪用的着那么客气。”金媒婆顺着杨氏的话坐下,“本来这茶等着阿林成亲的时候喝的,但是啊,这不,相看的事还没跟你说清楚,那我就多讨杯茶了,你可别嫌弃我这老婆子。”

    “金婶子你这话说得可就折煞我了。”杨氏也在金媒婆旁边坐下,接过翠花端来的茶放在金媒婆面前,“这事要是成了,少不了你的茶。就是不成,就冲您忙活的劲,也该请您喝茶啊。”

    “那我就不客气了。”金媒婆笑眯眯的也就不拒绝了,和老实人打交道就是好,麻烦少,说话也不用拐弯抹角。

    “二娘,我也就不跟你客套了。陈家答应相看了。我是这么想的,你家大小子不是在镇上德顺酒楼做伙计吗,找个时间你和陈家一起去酒楼坐坐。”说是“坐坐”,其实就是相看了。(理解成相亲就行了。)

    “行,那我提前跟阿林说一声,让他有个准备。”杨氏对那陈家还是挺满意的,陈百合是秀才的女儿肯定识字,自己儿子虽说只是个小伙计,但以后肯定不会回乡下种田,也不算高攀。“金婶子,那日子定在什么时候”

    “嗯……”金媒婆想了会,道:“就两天后吧,明天你们要赶集肯定没空,后天,后天正好闲着,约在酒楼见面。明天你正好给阿林说一声。收拾的利索点。”

    “唉,金婶子您放心吧。”

    隔天杨氏赶集的时候就去了德顺酒楼跟李林说了这事,还给李林带了身新衣服,前几日刚做好的,正好派上用场。

    面对杨氏的热情,李林为难道:“娘,酒楼干活有规定的,不准穿常服。”其实有私事跟掌柜的说一声也没事,但是李林觉得难为情,照平日来就是了,人家要真看上自己也不会嫌弃自己的旧衣裳。相对的,要真看不上也不会因为一身新衣服而改观。

    “这样啊,”杨氏有点失望,不过看看儿子身上看不出破旧的工作服,杨氏心里有点安慰“还行,那句这样吧,明天打起精神来啊!”

    “嗯,娘我知道。”

    出了酒楼杨氏带着翠花去了一家银楼。在银楼里,杨氏买了一根银蝴蝶流苏嵌珍珠簪,准备明天用的。虽说是银子的,但也是实心的,还镶了两颗黄豆大小的珍珠,花了十两银子。又给翠花买了两个银的梅花发钗,给小草买了两个带铃铛的发带。一共花了三两银子。

    要不是这两年家里稍微好点,杨氏哪舍得,就这十三两银子,就够杨氏心疼的了。

    路过布店,又买了匹布。

    到日子了,杨氏大清早起来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换上最满意的衣服,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又亲手给翠花梳了两个包包头,先用发带系上蝴蝶结,再一边插上一个小花钗。

    今天杨氏是决定只带翠花一个的,李柳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李大冰照例去做活。最近有户人家在盖房子,所以李大冰的工作还算稳定,不用到处找。

    相看本就是妇人的是,所以杨氏去就行,当然,女方那边也是。

    收拾妥了,带上银簪和布匹,杨氏和翠花踏上了去镇上的路途。李大冰赶着牛车送娘俩去的镇上。

    陈氏也早早的起床,对着镜子选了半天,只带了根镶宝石蝶戏双花鎏金银簪。带银子的,怕被李家小看,带金子的,有怕李家觉得自家眼界高,怕攀不上。所以这鎏金的银簪还算合适。

    选好合适的头饰,陈氏就安心梳洗了。

    等一切都准备好了,陈氏出了房间,大厅里没有女儿的身影,陈氏又去了女儿的闺房。果然,陈百合正在梳头发。

    看见陈氏过来,陈百合羞涩的笑了笑,“娘。”然后盯着陈氏的头发看了会,从梳妆盒里选了两支缠枝荷花银钗。

    陈氏笑了笑,“真是长大了啊,知道考虑这些了,”

    母子俩收拾好吃好早点,在陈百合大哥陈松君逸的陪伴下坐上了去镇上的牛车(马很贵,不是一般人能养的起的,再说,一般人养马也没用啊)。

    陈氏带着一双儿女到了德顺酒楼的时候,杨氏带着翠花已经等候多时了。不是陈氏摆架子来的晚,而是杨氏等的急来的太早。

    陈氏一进门,杨氏就放了心,看起来不是那不好想处的人,倒是和传言相符。

    陈氏对杨氏也很满意,看衣服打扮长相就是那温和的性子。

    “这就是陈嫂子了吧。来,坐。”杨氏招呼陈氏坐下,又朝李林招手,“阿林,去,给婶子倒茶。”

    “嗯。”李林快速的往这边看了一眼就回过头往后厨去了。

    “嫂子看着就和善,让我心生好感。这是侄子吧,真是英俊潇洒少年啊。”杨氏客套的夸赞了下陈氏和陈君逸。然后话题自然就过渡到了陈百合的身上,“这就是侄女了吧,长得真好。”目光在陈百合身上打量着,却又不会放肆。

    陈百合羞涩的低下头,小脸悄悄的红了。

    “妹子的儿女长得也好,这是翠花侄女吧,真是冰雪可爱。”说着呢,李林端着茶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