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婆婆这话说得,那忙完了大房的我们自家的可没有人帮忙。”

    “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分家了就自己解决。”赵氏嘴一瞥,“谁让你们要分家,分家了就不要后悔。”

    “赵氏说的对,好了,”韩氏不耐烦的摆摆手,准备回去了,“就这么说了,明天来大房帮忙。”

    “这事我们不能答应。”

    “啥”以为事情说定了的韩氏,“分家了居然连婆婆的话都不听了,谁给你们的胆子。”

    “那也要看婆婆说的什么话。”杨氏深吸一口气,看来不挑明了说不行啊。

    “什么!”韩氏瞪大眼,“杨氏你居然说这样的话,我今天就来好好教教你做媳妇的道理。”

    话音落了韩氏就朝杨氏扑过来,杨氏挺着肚子连忙闪开,季氏也来帮忙挡着,赵氏见状过来想要拉开季氏,一时间院子里尖叫怒骂声不断。

    听见院子里的叫声,村里的人都围了过来,见婆媳撕打在一块都过来帮忙,先前韩氏一直堵着门不让关就是打着这个心思,见村里人来了立马就往地上一坐,“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娶的儿媳妇都跟我对着干啊,老天啊,这还有理吗……”

    赵氏也蹲下扶着韩氏,“娘,你起来,不要哭,让二弟三弟好好教训下她们。”

    李大冰正在地里赶着牛拉着犁耕地,李林李柳在后面拿着铁锹敲打太大块的土块。翠花从家里一路跑过来,因为不太熟悉地形还摔了一跤,不过总算找到人了。

    “爹,爹……”

    李大冰站的远没听见,李林听见了,抬头看是翠花,奇怪的问:“翠花,咋了”

    “大哥,快,快叫爹回家,奶奶和大伯娘来家里找娘算账了。”翠花心里急死了,还不知道李奶奶会不会动手呢,还有个赵氏在挑拨离间。

    “什么!”

    听见这话的两兄弟不淡定了,吵身后的李大冰大喊,“爹,奶奶来家里了,你赶快回家。”

    “!”李大冰听了这话急了,丢开牛就往家跑,鞋都来不及穿,也来不及说些啥。

    李林李柳快速收拾了东西,来不及牵牛,就把牛栓在树上,“走,回家。”

    李大冰还没到家门口呢就看见自家门前围着一圈人,心里一急,赶忙上前扒开人群,“让让,让让。”本来大家都在看热闹见有人往前挤还不耐烦,一见是李大冰,赶紧分开让李大冰进去,“大冰回来了,赶紧进去,看着点你媳妇。”

    “谢谢,谢谢。”挤开人群,李大冰总算见到了自家媳妇。这一看差点惊得他心脏跳出来,自家媳妇被弟媳扶着喘气呢,头发都乱了。

    “二娘,二娘,你没事吧。”李大冰上前扶住杨氏,“怎么了,没事吧。”

    “你怎么回来了”杨氏看见本应该在地里的丈夫却出现在自己眼前觉得很奇怪,在一看翠花不在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没事,有三娘在,三娘护着我呢。”

    “那就好,那就好。”听了这话,李大冰又看了看杨氏,总算放下了心。“三娘,谢谢你了。”

    那边,赵氏看见李大冰回来了直接跑去杨氏身边,连忙对着还在哭闹的韩氏说:“娘,二弟回来了。”

    “啥,老二回来了”韩氏往门外看没看见李大冰,正准备骂赵氏,一转头看见李大冰在杨氏面前,立马叫道:“老二,老二,赶快教训教训你媳妇,她不孝顺我这个婆婆啊。”

    李大冰沉着脸:“娘,你让我教训二娘也该给个理由吧。”

    “理由”韩氏爬起来,“我让你给你大哥帮忙犁田,她居然不愿意,她这是想让我们老李家散掉啊。”

    “娘,这事我知道,”李大冰皱眉,大哥也真是……“我们自家的事还没做呢,你让我们给大哥帮忙总得先把自家的事做了吧。”

    “不行,这会误了秋种的时辰。”韩氏想都不想就拒绝,“先帮你大哥做。”

    “娘。”李大冰冷下脸,“这家都分了,你说怕误了时辰,那我们家的地怎么办”

    “这……帮你大哥做完再回来种啊。”

    “呵……”李大冰冷笑一声,不说和,就拿冷冰冰的眼神盯着自家老娘,眼神里满是讥讽。

    “这……这……”韩氏被自家二儿子的目光盯得一愣,但是随即又理直气壮起来,“你大哥腿摔伤不能动了,你不该去帮忙吗!你明天就去帮忙。”

    “摔伤”李大冰目光转向赵氏,“摔伤了请大夫了吗,大夫怎么说”

    被李大冰盯着,又听见这样的话,赵氏心里心虚,当时光想着找理由,却忘了找大夫遮掩了。

    看着赵氏犹疑的目光,李大冰就知道了,心里更加坚定了,“都没看大夫怎么就不能动了呢,还是赶紧找大夫看看,要是伤的重我们也好去看望一下。”

    最后赵氏和韩氏灰溜溜的走了,韩氏走的时候还念叨着要找大夫作证,被赵氏拉着哄走了。

    翠花和李林李柳回来的时候人已经散的差不多了,看着自家娘亲毫发无损的样子翠花松了口气,幸好跑的快。

    当晚翠花被狠狠奖励了一番——亲亲两个,这件事总算也是告一段落了。因为大房的事李大海不做就要李爷爷等人做,韩氏自是把“摔伤”的李大海叫下床干活。

    作者有话要说:  脑细胞快死光啦啊啊啊啊……

    ☆、14

    李大冰和杨氏都是勤快的人,李大冰把地耕好的同时,杨氏也把种子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种子经过暴晒和浸泡已经出了芽,接下来就是播种。

    播种也不是简单的事,要根据土地的肥力与大小来计算播种的多少。在这个没有科学的时代,只能依据经验来大致估算。只有合理的播种,长出来的种苗才不至于肥力不够或者太过拥挤导致营养不良收成不好。

    地耕完了,种子也准备好了,播种就是很简单的事了,李林李柳两兄弟都可以帮忙,杨氏和翠花在家里负责煮饭,毕竟,杨氏的肚子已经七个月了。而且杨氏的肚子很大,估计是双胎,所以更多的时候杨氏只能躺着做做绣活或者是休息。

    偶尔季氏过来串门,给闲在家里的杨氏说说村里的八卦,其中一个就是李大海。李大海因为装腿受伤不成被叫起来下地。没做惯农活的李大海干活不利索不说还总是偷懒,差点误了播种的时辰了。而赵氏呢,因为害的韩氏丢了面子,回家又要干活,经常备韩氏指着鼻子骂。夫妻俩受了气没处发就在家里吵架,又让村里人看了热闹。结果被好面子的李爷爷骂了一通。

    “上回我去河边洗衣服,看见大嫂,大嫂看我那眼神啊,就跟我借了她钱不还似的。”季氏给杨氏边比划边说。

    杨氏闻言只是笑,二人心照不宣,赵氏那人,钱就是命根子,借了她钱不还不得吃了你啊。

    赵氏确实不高兴,分了家之后,家里的事都是她一个人做,韩氏仗着自己是婆婆,只会说嘴,李大海和李爷爷只管地里,家里的事只要有吃有喝啥也不管。家里一共八口人,小姑子要出嫁了在房里绣嫁衣,是不出门的。

    每天赵氏得做一大家子的饭,一天三顿,家里养了鸡和猪。李伟李杰每天都要上山打猪草剁碎了喂猪,李翠莲每天要洗衣服早就不耐烦了。以前家里的事有两个婶子,还有婶子家的弟弟妹妹,哪要他们做啊。所以现在不只是赵氏,是李大海一家子看李大冰和李大河两家人都不顺眼。觉得他们是白眼狼,分家过自己的好日子了不大房死活。

    播种了之后有一段空闲期,这段时间,翠花也没闲着,拉着两个哥哥上山收栗子去了。幸好山里的栗子熟的晚,出去每天熟了掉落的栗子,树上还挂着不少。

    翠花和李林李柳每天背着背篓出门,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捡了刺球回家,然后在背篓上面铺上野菜,别人看见野菜也就不问了。反正刺球占空间也不怎么重。

    除此之外,翠花还摘了好多山楂,野山楂有点酸,喜欢的人不多,除了鸟吃了一些树上还有很多。

    刺球摘回家,把栗子弄出来余下的刺球留着烧火(虽然不太好烧)。栗子和山楂都放在地窖里好好存着,偶尔家里吃一些。

    家里人都以为翠花是要存着慢慢吃,毕竟这都是季节性的果子。翠花但笑不语,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播种后大约三周,就可以涮种了,就是把油菜苗拔出二次栽种,这次栽种的同时会剔除不好的菜苗,把优秀的菜苗栽种起来,一窝一棵苗。栽种的油菜苗生长的更好,施肥除草也更方便。当然,有的人家不乐意也可以直接播种之后等收获,这样方便但是收成不高。庄稼嘛,精心伺候才有收获啊。

    这次不等赵氏来闹,李大冰就带着李林李柳去大房帮忙了。上次的事闹得全村人都知道了,哪怕不是杨氏的错,村里人也都知道。但刚分家大房的事一点都不管村里人也会说的。所以忙完了自家地里的事,李大冰就自觉的去帮忙了。当然,翠花依旧和杨氏在家里待着。杨氏的肚子有八个月了,但是双胎早产的多,李大冰不敢掉以轻心。家里一定要有人看着才放心。

    李大河跟着自家二哥走,不过他们家没啥事,只能一大家都去帮忙了。

    才去了一天呢,季氏就不干了。这是拿她们家不当人呢。李大河和李大冰是男人,只要管地里的事没人有话说,但是赵氏和韩氏就把事都推给季氏做。杨氏怀着孕,李大冰就直接给韩氏说不来了,碍于上次的事,韩氏只能在心里暗骂,面子上倒不敢不答应。

    对于季氏,赵氏是劲的折腾,一边说什么“这一大家子是来蹭饭的,自家没的吃,”一边有指挥者季氏和李薇做这做那,恨不得拿跟鞭子抽的别人加快速度。季氏歇一会就跟事做不完了似的。

    有韩氏在上头压着,季氏也没啥好说的,但是对赵氏,可就没什么顾忌了。

    本来嘛,过去帮忙是情分,你把这个情分当本分就不对了。于是第二天,季氏就不再早早的过去了,早上起床,给家里人做好早饭,再洗碗刷锅。接下来,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屋子。半上午了再拉着李薇去大房。

    赵氏早就骂开了,韩氏可不管事谁做,反正到时候吃饭就行。季氏不来,事都压在赵氏一个人身上。

    季氏刚踏进院子,赵氏就看见了,看到季氏慢悠悠的进来,赵氏一丢扫把,“哟,来的这么早,三娘这是不把大房放在眼里啊。”

    “哪里啊,”季氏拿起扫把扫地,“不放在眼里我还能来帮忙啊。大嫂你累了放着我来。”

    “哼!”赵氏找个凳子坐下,算你识相。

    扫完地,收拾收拾屋子,该做中饭了。昨天饭都是季氏带着李薇做的,赵氏和李翠莲躲在屋里不出来。今天……

    季氏洗了米放锅里,冲着在屋里的赵氏叫道,“大嫂,出来做饭啊。”

    “三娘,我没空,叫薇薇给你烧火吧。”

    “你没空啊,没空叫翠莲来做。”季氏给李薇发了把菜,“薇薇帮忙择菜呢,饭就交给你了啊,待会爹他们回来没饭吃可不要怪我,我可是一点没歇着。”

    过了一会,赵氏骂骂咧咧的出来了,还揪着一脸不情愿的李翠莲。看见在院子里择菜的季氏,赵氏一瞪眼李翠莲去了厨房烧火,赵氏就在旁边看着季氏干活。

    菜洗好,季氏把菜放好,“大嫂菜给你洗好了,昨儿个大嫂说我做菜不好吃,那今天大嫂你自己做吧。”

    在赵氏发火前一丢围裙,“走,薇薇,我们去地里看看你爷爷他们有啥要帮忙的。这儿,就交给你大伯娘。”

    看着季氏就这么出了门,赵氏气极,“你……你……好,你有种。”

    语毕,赵氏气鼓鼓的去做菜了,季氏走了自己要是不做,等韩氏回来又是一通骂。“给我等着,早晚要你好看。”

    接下来直到涮种完毕,季氏都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对赵氏的叫骂就当看不见。事做完了就直接回家,也不怕赵氏。毕竟韩氏巴不得季氏只做事不吃饭。

    ☆、15

    涮种期间,李大冰、李林李柳和李大河一家人都累的够呛。李大海不是个勤快的,很多事得过且过,这回李大冰和李大河去帮忙,被老爹和大哥使唤来使唤去,忙得团团转。

    大房包了午饭,说是午饭,无非就是玉米馒头野菜汤。玉米馒头粗的硌牙,野菜汤连盐都舍不得放,汤淡的跟白开水似的。

    每天早出晚归,是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还吃不好。等大房忙完了,李大冰和李林李柳好不容易有了点血色的脸又开始发黄。杨氏再心疼也不能说,谁叫那是爹娘和大哥呢,有啥都得憋着。

    事情都告一段落,天也渐渐凉了,开始入冬。杨氏的肚子八个月了,全家人都小心翼翼的,一点活都不敢让她沾,就怕碰到哪里。农村有句话叫“七活八不活”,说的是女人怀孕,七个月早产活的可能性反而比八月大。杨氏的肚子大的站起来都看不见脚,到了八月走路都慢悠悠的要人搀着,因此家里人更加害怕了。

    李大冰早早的就去同村的何婆婆家里说过了,连定金都给了。何婆婆是村里有名的接生婆,今天四十多了,人很利索。李林李柳和翠花都是何婆婆接生的。

    日子在全家人的期盼下一天天度过,好不容易,杨氏的肚子过了八个月。李大冰的心刚放下又提起来了,何婆婆说了,双胎早产的多,这意味着杨氏就快要生产了。

    “呼……”清早起床,翠花推开窗,毫无疑问的看到一片白茫茫。就说吗,怎么觉得昨晚特别冷。深吸一口气,看着自己呼出的气息九凝不散,翠花估计这得有零下好几度。

    关好窗户,推开房门,在院子里洗漱的李柳看见翠花,“呸”的一口吐出漱口水,“妹妹,你起来啦。”

    “嗯,今天好冷。”翠花缩缩脖子,勇敢的迈出屋子。看见李柳身上只穿着件单薄的夹袄顿感奇怪,“二哥,你不冷啊,就穿这么点”她都穿棉袄了呢,话说新做的棉袄就是暖和。

    “哪是不冷,你看他嘴唇都冻紫了。”李林从厨房里走出来。最近因为杨氏身体不方便,家里的饭都是其他人做的。“阿柳,去把床头的棉袄穿上。”看李柳脸上满是不乐意,一瞪眼,“难道要等病了请大夫还不是要花钱!”

    “嘿嘿……”随便的抹把脸,李柳傻笑两声,乖乖进房换衣服了。

    等李林把早饭端上桌,李柳也换好棉袄出来了。看着李柳脸上欣喜分表情和小心翼翼的动作,翠花总算明白了,原来是不想穿怕弄脏啊。

    想到今年杨氏把旧棉袄拿出来翻新的时候看见的那些衣服,翠花心里涩涩的。那哪是棉袄,只有薄薄的一层棉絮,而且因为时间太久,都硬了。想来,往年冬天,李大冰一家人也只能穿这个了。

    今年分家,杨氏咬咬牙,买了新棉花,给翠花仨做了厚实的新棉袄,把仨孩子换下来的旧的拆了,把里面的棉絮放在太阳下暴晒,然后使劲捶打,最后把-重新变得蓬松的棉絮加在李大冰和杨氏两人的旧棉袄里。

    “翠花,把这个端给娘,我去叫爹吃饭。”李林把一碗厚实的粥递给翠花,又转身去叫李大冰。

    李大冰早上起来发现下雪了,连忙把做饭的活交给儿子,自己跑去把原本堆放在院子里的柴火移到屋子里。本来柴火就是留着过冬的,所以大部分柴火都整齐的码放在那间放杂物的屋子里,院子里只剩下少部分没来得及整理的。

    “娘,你怎么起来了。”翠花端着碗走进杨氏的卧室,发现杨氏已经起来了,正在艰难的穿鞋。连忙走过去帮忙,“我来,娘你别动。”

    看着女儿给自己穿好鞋,杨氏总算松了一口气,肚子大了,穿鞋都不方便,“老在床上窝着也不舒服,我下来走走。把粥端回去吧,我去客厅和你们一起吃。”

    “娘我先扶着你出去再来端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