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7小说网 > > 雄狮觉醒 > 第五八回 蒋介石阴谋篡位 陈独秀公然妥协(
    第五八回蒋介石阴谋篡位陈独秀公然妥协(上)

    话说广州国民政府忙于处理内乱之时,陈炯明又在英帝国主义和段祺瑞的支持下,死灰复燃,于九月重新占领了东江一带。盘踞在广东南部的邓本殷也予以配合,形成了对广州的夹击之势。

    为了彻底消灭广东境内的反动军阀势力,统一和巩固革命根据地,1925年10月,国民革命政府决定举行第二次东征。东征军设总指挥部,由蒋介石任总指挥,下辖三个纵队,分别由何应钦、李济深、程潜为一、二、三纵队长,计约八万兵力。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党代表;政治部专司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宣传队随军出征。东征军三路并进,声势浩大;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在东江农民的支持下,经过数日激战,一举攻克惠州,歼灭了陈炯明的主力近万人。陈炯明丢弃老巢,率领残部向东逃窜。东征军分路追击,所向披靡,相继占领海丰、陆丰、梅县、潮州、汕头等地,全歼陈炯明残部一万多人,完全收复了东江地区。陈炯明只身逃往湘江,从此销声匿迹。第二次东征,历时半月,大获全胜。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又发动了讨伐邓本殷的南征,命令朱培德为南征军总指挥。南征军分路发起进攻,陈铭枢率第一路军在开平与敌鏖战数日,击溃了数倍于己的敌军,获得大捷。叛军全线崩溃,弃阵而逃。南征军乘势进攻,分路追歼,转战两月,相继攻克高州、雷州、钦州、廉州一线。邓本殷率残部退守海南岛。南征军渡海作战,分区扫荡,逐步肃清了岛上残敌。

    至此,国民革命军全部消灭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统一了广东全省,巩固了革命根据地。随后,广西桂系军队中的少壮派李宗仁、白崇禧等击败了旧军阀陆荣廷、沈鸿英残部,驱赶了滇系唐继尧的势力,统一了广西。李宗仁发表通电,宣布接受广东国民革命政府的直接管辖。国民政府随即将广西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两广再次实现统一,国民革命势力空前壮大。

    当东征军、南征军浴血奋战之际,国民党内部又出现了严重地分裂。1925年11月下旬,国民党老右派邹鲁、谢持、张继等中执委员、中监委员十四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邹鲁大放厥词道:“共产党钻进国民党内,挑拨离间,窃取大权;制造纷争,实为大患。是故,清除共产党已成为挽救本党的当务之急。”谢持发言称:“苏联顾问宣扬共产,大搞赤化,祸及党国,亦在取缔之列。”邹鲁、谢持的一唱一和,引起了与会者的一片喝彩。会议经过密谋,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在本党党籍案》、《开除中央执委会之共产派谭平山、李大钊案》、《鲍罗廷顾问解雇案》等一系列反动议案,公开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形成了“西山会议派”。会后,成立了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北京执行部。随后,他们又窜到上海,召开伪国民党“二大”,拼凑班子,另立中央,公开制造分裂。

    消息传到广州,国民党左派联合共产党人,对西山会议派的反共分裂活动予以坚决回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电各级党部,严正宣布:“西山会议派公然背叛总理遗训,非法召集会议,破坏国共合作,实为党国之败类。”随后,各级地方党部纷纷发表通电,表示“拥护中央决定,要求严惩西山会议派”。毛泽东主编的《政治周报》,大张旗鼓地进行反击右派的宣传报道。毛泽东本人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有力地揭露了右派反对革命的卑劣行径,深刻分析了右派分裂的原因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影响。

    国民党内部的斗争,日趋尖锐,急需统一思想,反击分裂。于是,经过多方筹备,1926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到会代表二百余人,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占居压倒优势。大会听取了政治、党务、军事、财政、工运、农运等多项报告,并展开激烈地争论。大会的中心是重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维护国共合作大局,并组织力量反击右派进攻。然而,由于陈独秀对右派采取了完全妥协、退让的政策,以致新老右派暗中结合,把蒋介石扶持起来。蒋介石亦极力表现,异常活跃,成为新右派势力的代表人物。

    1月6日下午,蒋介石向大会作军事报告,他抓住机会,自诩为孙中山的忠实信徒,竭力宣扬自己。他叙述了两年来军队建设以及对敌作战的概况,大摆其奉命组建党军、第一次东征、平定杨、刘叛乱及其在处理廖案中解决反革命军队、肃清内部和第二次东征的功绩;似乎统一广东、稳定政局全是他一人所为。蒋介石的自我吹嘘,博得了不少人的喝彩。国民党人李子峰当即提出动议:“请全体代表起立,向战功显赫的蒋介石同志致敬,并勉其为党国努力奋斗。”李子峰的捧场,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顿使蒋介石名声大噪。蒋介石见其自我宣扬收效显著,为进一步博得代表们的赞赏,便故作谦虚,补充说明道:“近两年来,国民革命军小小的成绩,实在是三民主义的伟大胜利。蒋某人之作为,不过是为党国尽忠,以报效总理知遇之恩。”蒋介石的谦逊表态,又一次赢得了全场喝彩。

    蒋介石深知,这次大会是他谋取党权、跻身中央核心的进身之阶。从本质上讲,蒋介石反对国共合作,赞同西山会议派的主张;但却迫于形势之压力,不敢公开表露其心迹;只好暗中策划、阻挠对西山会议派的严肃处理。1月10日晚,蒋介石以宴请大会代表为名,在黄埔军校搞了一次聚会活动,并邀请汪精卫参加。在宴会上,蒋介石即席致辞,道:“革命、用兵、联俄的意义,都不过是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可是本党却为此而闹起纠纷,尚希各位以大局为重,团结本党同志,妥善解决纠纷。”他进一步分析道:“如果总理处置此事,必定会痛恨激愤;但绝不会坐视分裂。”那么,如何解决纠纷呢?蒋介石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整饬纪律,对于犯错误的党员要严重处罚。二是要安慰总理在天之灵,不使本党分裂。”言下之意是,不能对西山会议派“严重处罚”,致使“本党分裂”,否则就难以“安慰总理在天之灵”。最后,他郑重其事地宣称:“各位同志要精诚团结,挽狂澜于既倒,作党国之砥柱,继承总理遗志,完成革命大业。”

    次日,由上海赶到广州的孙科,获悉蒋介石的谈话意图,行装甫卸,便急忙拜访蒋介石,商议团结本党之办法。蒋介石当即表示:“坚决反对处罚西山会议派”,并指使孙科就此提出议案。然而,孙科的提议,并未被大会采纳;“弹劾西山会议派”的议案终于列入了议程。蒋介石眼见阻挠不成,又匆匆召集黄埔军校代表开会,统一思想,形成要求从宽处理西山会议派的议案,并请汪精卫出面向大会提出建议。

    1月13日,大会正式讨论“弹劾西山会议派案”,由路有余代表提案审查委员会提出从重处罚的意见。汪精卫随即按照黄埔军校代表的议案,向大会提出修正意见,主张对其从轻处罚。与会代表随后进行了激烈地争论,双方各抒己见,吵闹不休。在此重要关头,陈独秀从上海发来指示,要求与会的共产党员“要保持克制,不得参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纷争”。由于陈独秀的妥协退让,国民党内左、右两派势均力敌,蒋介石又从中袒护、调和,大会最终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将西山会议派的首要分子邹鲁、谢持永远开除党籍,对参加西山会议的林森、居正、张继、石青阳等十二人提出书面警告。如此从宽处理,使蒋介石的目的基本达到。

    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是选举新的中执委、中监委。当选为中执委的有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戴季陶、宋庆龄、何香凝等,共产党人当选的有李大钊、谭平山、吴玉章、林伯渠。候补委员中有共产党人毛泽东、董必武、邓颖超。中监委则全被国民党右派所占据。随后,在二届中执委一次会议上,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汪精卫、蒋介石、谭平山、林伯渠、胡汉民等九人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至此,蒋介石便由“一大”时的一名普通党员,一跃而跻身于国民党中央领导核心,成为与汪精卫并列的一文一武两大党魁。

    国民党二大后,毛泽东被任命为宣传部代理部长。面对国民党内新老右派的勾结,联想到陈独秀的无原则合作、分不清敌友的现实,毛泽东苦苦思索,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在《革命》杂志上公开发表。文章劈头提醒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不清敌人与朋友,必不是个革命分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经济地位决定人的政治态度,阶级立场决定人的革命行动。在逐一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后,毛泽东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是我们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然而,毛泽东的提醒并没有引起陈独秀的重视,也未能制止蒋介石的反共行动。事实上,共产党人的善意退让,并没有使国共两党的矛盾得以缓和,相反,却使国民党新右派更加胆大妄为。后人有诗议之曰:

    真知灼见意坦诚,分清敌友鸣警钟。可惜党首不理睬,埋下后患遗无穷。

    蒋介石跻身国民党中常委之后,其野心急剧膨胀,朝思暮想着爬上“党国领袖”的宝座。但是,他深感有两支巨大的力量在左右威胁:一支是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势力。其时,汪精卫身兼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要职,其地位、权势远在蒋介石之上。另一支是以共产党为首的革命势力;尤其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重大影响,使蒋介石惊恐不安。于是,他处心积虑、秘密筹划,暗中开始了“反共排汪”、夺取最高领导权的尝试。

    蒋介石精于权谋,惯于造谣生事,栽赃陷害,再反咬一口,乘机大打出手。他利用其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鼓动孙文主义学会骨干王柏龄、欧阳格等人大造舆论,四处散布谣言,称“汪精卫被共产党所利用,出卖党国利益”;“汪精卫事事听命于苏联顾问,必将断送党国事业”。谣言纷呈,越传越凶,国民党右派分子乘机推波助澜,拼命攻击。自诩为国民党“左派领袖”的汪精卫闻讯,直气得面色铁青,却百口莫辩。

    正当汪精卫穷于应付,竭力辟谣之际,蒋介石又使出阴招,突然下令将汪精卫的亲信、黄埔军第二师师长王懋功免职,任命自己的亲信刘峙为第二师师长。本来,撤换师长必须经过军委主席签署命令,但蒋介石却先斩后奏,无异于是对汪精卫的当头一棒。紧接着,蒋介石又找到汪精卫的办公室,借口苏联顾问对各军的监督,限制了他的活动,使他难以行使军事职权,公然大吵大闹,甚至以辞职相威逼,要求汪精卫签署命令,将苏联顾问季山嘉解除职务,遣返回国。汪精卫被逼无奈,只好表示:“事关重大,需召开常委会才能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