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7小说网 > > 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团宠生活 > 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团宠生活 第90节
    “妹妹?”胤祺“咦”了声,“你缺妹妹疼?”

    “奴才即是当公主为主子,也是当公主为妹妹,若是家中亲妹妹,怕是会更好呢。再说,公主还是我恩人呢。”

    ”你缺妹妹干什么要找到我这儿来?她哥哥还不够多吗?”

    胤祺想起头号大敌四哥就心口疼,这些年他一直没敢问元衿一个问题:是四哥好还是五哥好?

    只能计算着自己和元衿一起吃饭的时间比四哥多得多多,才获得了一丁点安慰。

    五阿哥这个反应,元衿也早早猜到,舜安彦于是接着交代口供:“奴才当然知道,所以这才不敢说嘛,要不以后奴才准备的一切都交由您来处置,先都给您过目?”

    “这倒不用,我送五妹妹东西,哪需要假借他人的手?”胤祺看他半天后说,“也对,你要对妹妹有什么心思,是挺恶心的。”

    “奴才要有做额驸的心思,去什么欧罗巴呀,和苏赫贝勒当年一样头悬梁锥刺股赖在书房不走不就好了。”

    想起苏赫当年,胤祺直发笑。

    “算了算了,我不追究你了,现在这情势我情愿你有点什么心思。”

    胤祺眼睛转了转,突然伸手拽起舜安彦的衣襟,“舜安彦,要你做额驸,你能做吗?”

    “啊?”

    这一刻,舜安彦真的是心里抖了三抖,一时间眼前闪过了无数个人脸: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发小、隔壁邻居还有周钊。

    统统都是喜欢元衿的人。

    想到那些年他们做过的事,拉过的横幅,送过的礼物,表过的真情,一个比一个夸张,一个比一个肉麻。

    以元衿的性情和要求,他若要做额驸,只能更肉麻更夸张才能让她舒心。

    恕他无能,他做不到。

    “五阿哥,这事儿不是奴才做不做得到……”

    胤祺这才松了口气,“哎,试你呢,你没有顺杆子往上爬,说明你真不乐意。”

    他拍拍舜安彦的肩膀,“今儿的事别和五妹妹说,以后还是对她好点,心思还是要恪纯,明白了没?”

    五阿哥也不比当年,到底是快成亲的人了,也学会试探人心了。

    舜安彦想,幸好自己是真的心思纯洁,随便哪个来他都是千锤百炼的真金。

    在五阿哥的瞩目下,他连声道:“明白明白。”

    但今儿的事,看着康熙和诸皇子的意思,是想先压着不发,并将原本在古北口外见法王顺便行猎的计划,改成更隆重正式的仪式。

    即是拖延时间,也是先冷落他们一阵,把朝廷的威仪摆起来,让他们知道,王位之事不是他们想求朝廷就要应的。

    谁是主谁是仆,法王得拎拎清楚。

    舜安彦回了佟园,在书桌后想了一夜,第二日还是早早进了畅春园。

    因着漠北这封信,康熙半点见舜安彦的心思都不再有,只盯着理藩院、礼部和内务府赶办法王朝觐的事。

    他原想去福君庙附近等一等元衿,去没想到先在畅春园东门碰上了九阿哥。

    九阿哥最近又吃胖了些,富态的身子围着奢华的玉腰带格外和谐,他还是一把瓜子在手的富贵闲人模样,远远瞧见舜安彦就挥了挥手。

    “彦少爷,来。”

    舜安彦走过去问:“九阿哥,五公主有事找我?”

    “呵,你倒机灵,知道是她。”

    “九阿哥,五公主才叫我彦少爷。”

    “我是收钱办事,五妹妹今儿和四姐陪要出嫁的三姐去香山上香玩了,你自己明白。”

    “多谢九阿哥。”舜安彦解开荷包,拿出一枚火彩绚烂的祖母绿来,“九阿哥,奴才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九阿哥取过朝阳光比了比,“可以啊,这切工极好,我一直想问欧罗巴到底是如何处理这些宝石的,为何他们就能做出这棱角来?”

    “宝石之间硬度不同,便能互相切割,计算以角度,便能放大这火彩。”

    “如何计算角度?”

    “奴才那儿有些书,只是用英文写就,需要翻译过来才能看,您若可以等一等……”

    九阿哥急道:“不用不用,你直接拿来,我会那些个洋文,拉丁文和英文我早就熟悉了!”

    “好。”

    九阿哥满意地看看舜安彦,“说真的,你这人真不差,也不知道四哥五哥嫌弃个什么劲。难不成真让妹妹去漠北?切,真是不通人情的一帮榆木疙瘩。”

    “九阿哥,奴才没有那样的心思。”

    元衿拿捏哥哥的心态太准,九阿哥果然根本懒得和他计较,一挥手说:“去你该去的地方,别和我磨叽了,记得送书。”

    舜安彦于是骑快马往香山,到了玉泉山门口,元衿带着侍女青山骑在白马上甩着马鞭。

    等他。

    今天的她也是红色,只是枣红色的骑装,就和冬日的梅花样浓重,腰上扎着根黑色绣凤鸟的腰带,衬得她青春艳丽外多了分英姿勃勃。

    “跟我来!”

    元衿打马先走,往香山的山道一路向上,此刻已经没有香山最知名的枫叶遍地,只有枯树守山,孑鸟鸣林。

    她打马直奔山顶一处僻静的寺庙,上书“洪光寺”,里面人烟稀少,只有几个沙弥在清扫门庭。

    庭院中有棵参天老槐树,或许是年龄太久的缘故,槐树已经向一边倾倒,像垂垂老矣的高僧。

    元衿把青山留在门外,带着舜安彦进庙里。

    从见到山门的那刻,舜安彦的脚步便慢了下来。

    “点香吗?”

    “不用了。”

    “挂风铃吗?”

    元衿从怀里取出一个红布包来,里面藏着一枚拇指大小的风铃,拴着一根写了梵文的红条。

    他伸出双手接过,问沙弥要了把梯子,郑重地绑在了那颗槐树的一枝新丫上。

    下来后由衷说:“多谢。”

    “谢你的好兄弟周钊去。”是周钊和元衿念叨了他家洵哥每年挂风铃的地方。

    舜安彦闭闭眼抱怨了句:“他真的很多嘴。”

    元衿笑了,问:“你那年到底怎么回事,听周钊的语气你很过不去,其实像你们那样的人应该见惯生死的。”

    舜安彦无奈一笑,朝元衿拜了拜,“别提了吧,说点别的。”

    “不是该你说吗?”元衿靠在槐树下,晃着手里的马鞭,“想说什么,说吧,我现在有空听。”

    “真的能听完吗?”

    “能……”

    元衿把语调拖得很长,混着点漫不经心和无所谓,惹得舜安彦觉得自己的存在和担心都像怨妇。

    “公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今日要说的事不是玩笑。”

    元衿直起身子来,朝舜安彦比了个请。

    “鄢少爷,您请。”

    他把看到的奏章说给了元衿听。

    “求娶公主?”

    “是。”

    “哪个公主?”

    “没说。”

    元衿嗤笑了声,甩着马鞭静静地不说话。

    “皇上那儿并没有同意的意思,他昨日瞧着十分生气,已经吩咐把法王的奏章留中不发,而且瞧着是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再说,五阿哥他们疼你,肯定不乐意这样的事发生,你不用紧张。”

    “你当他是为了女儿?君父君父,先是君,再是父。他这么生气不是因为别人求娶公主,而是因为法王先发制人,想夺他的高地。”

    舜安彦素来知道她聪明,这次也是如此,在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里,元衿甚至比大部分皇子领悟康熙心态更快。

    “那您觉得,万岁爷最后会如何应答呢?不管怎么样,法王在那块地界都是尊贵的存在,他开了口,朝廷最后总要答应点什么。”

    “看条件看结果看权衡。皇阿玛看重的不止是蒙古,漠北只是往前往深往天山南北的前哨,虽说上次三姐的婚事出了岔子,但若还有利益,他不是不能牺牲一两个女儿的人。现如今,法王的问题根本不在求亲,而是在他提的方式。”

    舜安彦近一步感叹她实在通透,“看来真的是我多嘴了,其实公主一直清楚,清楚巴拜特穆尔对万岁爷的意义,清楚背后的那些门道。”

    “我当然清楚!敏敏自己也清楚,不清楚的是那个老和尚!”

    元衿冷笑一声,“还共治呢,共不共,治不治,本来就该朝廷说了算,法王在替谁做主?这是主次颠倒、尊卑不分,还想着他们漠北是当初的汗王当道呢?这时候还想来争个话语权?能给他开口的机会,那康熙就不是三十年的老皇帝了!”

    “嘘!”舜安彦赶紧制止他,“他现在是你的皇阿玛,话不能这么说。”

    “我知道!皇阿玛,带个皇!什么都是皇在先,考虑儿子女儿也都一样。”

    元衿猛地一鞭子抽在了槐树上,“啪”得一声脆响在空旷的院子里惊出回响。

    这声巨响听得舜安彦心惊肉跳,握住了她的马鞭,“轻点,这棵树无辜,我三百年后还要挂风铃呢。”

    元衿本来凝重的脸绷不住笑了,“知道了,会给你留着以后继续挂的。”

    她抬头看着老槐树下摆的树干,念叨了句:“鄢少爷,人生如掌心流沙,代代来去生于世上,却少有区别,以前是什么样后来也是什么样。”

    “您这么伤感,我很不习惯。”舜安彦更习惯元衿无忧无虑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他下意识地揉了揉脖子,“公主一说这话,我就怀疑自己得弄点什么哄您高兴了。”

    “是得弄点什么,哄我高兴,我这穿过来以后还没搞过大事呢。”

    “您说吧,我还能不办吗?”舜安彦举手投降,“我是罪人剧本,无有不依的。”

    元衿回味着法王的奏章说:“迎娶公主,以公主之名共治塞上。我要把这句话改一改,去两个字。”

    “哪两个字?”

    “娶和共。”

    “迎公主,以公主之名治塞上?”舜安彦紧张起来,“你想去?”

    元衿白了他眼,“你瞎说什么呢,就北京城这个天我都嫌冷,你是怕我死的不够快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