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7小说网 > > 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团宠生活 > 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团宠生活 第25节
    她和周钊是元家和周家拉的过年相亲局,老爷子想让元衿当下任董事局主席,但怕她两个堂兄使绊,就找了外援周家。

    这亲相的非常顺利,只要元衿愿意,自能把周钊哄得全天候围着她转。

    只除了那天。

    元衿找周钊去拍卖会,他大少爷的手机那头全是风铃的声音,说自己不能回来。

    她从没被周钊拒绝的这么干脆过。

    他第二天带了一句佛偈来找元衿道歉,上面写着:通身是口挂虚空,不管东西南北风。

    他说是洵哥写的。

    京城那群公子哥里,周钊只叫鄢洵一声哥,他两前后脚被家里送去历练当兵,鄢洵是他的班长。

    那年他们执行任务,鄢洵要拿自己换人质,可交换时出了事故死伤惨重,周钊牵连受伤回家,鄢洵则没过半年心灰意冷地退伍。

    周钊说,鄢洵每年那天都在山里挂风铃悼念那场事故里的人。

    “我洵哥这人啊心事重负担大,只许别人对不起他,他半点不能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我就受那点伤,他这么多年对我好得比我爹还好。”

    所以鄢洵来找她谈判,她一点也不意外。

    元衿看着水榭叮铃当啷的风铃,嘶哑咧嘴地挥了挥拳头。

    如果那位鄢大公子有幸活下来,希望他能记住,他现在最对不起的人叫元衿。

    希望他做个人,给自己那具美丽的身躯办个最豪华的葬礼,还有就是能帮她把家里娇贵的布偶猫给照顾好。

    千万千万,别把她家美喵喂胖了。

    她伏在柔软的榻上叹了口气。

    算了算了,这些大事,肯定轮不到鄢某,还有周钊和元家那些人呢。

    鄢大公子只配去她墓前送个花。

    就是最好能让她给他托个梦,别送菊花,不好看,得要那妖娆艳丽红瓣金蕊的帝王花。

    作者有话说:

    比心抽红包!

    佛偈来源是释如净的风铃:通身是口挂虚空,不管东西南北风。一等与渠谈般若,滴丁东了滴丁东。

    当中一句是拾得写的: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

    改了几个字拼起来的。

    隔离真的好可怕,我快憋出抑郁来了,不停滴睡着再醒过来。

    第20章

    看人下菜碟。

    梁九功目睹了万岁爷在岸边站的时长,去内务府传旨时特意点播了下总管,故而事关公主们的两件事都办得又急又妥帖。

    元衿收到梁九功亲自送来的骑服时,嫁给三藩尚家的和顺公主也撑着病体进宫请安。

    “许久不见皇额娘,没想到精神气比之前足了许多。”

    “畅春园风水好,我天天和小公主说说笑笑,自然也就好了。”太后拍拍和顺的手,拉着她左看右看皆是心疼,“如今万岁爷都晋封你们为固伦公主了,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以后常来园子里玩,元衿现在可能闹了,你年纪轻帮我这老婆子跟在她身后跑吧。”

    和顺公主与太后坐在水榭的圆凳上,遥遥可见屋里的元衿正由着青山和乌嬷嬷替她编辫子。

    先是乌嬷嬷替元衿打了一根辫子用红绳扎好垂在脑后,元衿翘着小嘴怎么都不满意,又嫌弃自己门牙如今漏风不肯好好开口说话。

    最后青山替她把辫子拆了,分了五股扎了几条小辫子,再用刺金绣的缎带绕在一起,这么扎在脑后,元衿晃脑袋时就像只靓丽的孔雀。

    “儿臣以前来时,五公主都和她额娘一样不爱说话,现在会蹦会跳了当真招人疼。”

    太后举着茶碗感叹:“以前活脱脱的病秧子,你可没瞧见过年时摔得那样,手腕和面条似得细,脸蜡黄干瘦得没眼看。”

    她想起害元衿摔倒的元凶,依旧气不打一处来,随口问跟在身后的管事太监孙国安,“那骑服皇上给六公主送了吗?”

    孙国安打太后进宫就跟着她,最是知道老人家的心思,“皇上吩咐梁公公是说每位公主都问一遍,六公主身边的嬷嬷觉得六公主年纪还小不宜上马,就说先不去了。”

    太后搁下茶碗,嘴角勉强地笑了笑。“那也好,让她好好待着静静心。”

    “是是是,六公主功课一般,是该好好在屋里用功。”孙国安哈着腰话锋一转,“可五公主知道六公主不去后,把自个儿得的骑服匀了一套过去,说趁天还不热,就算不上马也得去见见世面。”

    “要她匀什么呀?内务府统共就送了三套,她上窜下跳的估摸还不够换呢!”

    太后嗔怪着赶紧把乌嬷嬷叫回来,让她再去催针线房给元衿做两套,“还有再给六公主也做两套送去,免得我们元衿再分她。”

    和顺公主在旁听完,怅然地笑着,拉着太后感慨:“五公主是好孩子,太后别怪她。”

    “岂止是好啊。”太后细想着过去这些日子,元衿每每旁敲侧击都在为三公主鸣不平,“这孩子玲珑剔透,心里有块明镜,只盼着咱们都别给她委屈受。”

    说起委屈,太后又想到一事。

    “我在宫里出不去,京城好多事都不知道,这回书房要进的那些世家子弟你可都听说过?”

    她拿出康熙之前留在疏峰的红纸,递给和顺公主瞧。

    “那些科尔沁的我都熟,但京里有几家不怎么来我跟前走动,你快替我瞧瞧。”

    和顺公主接过,随口说:“皇额娘关心这干什么,万岁爷挑的肯定都是勋贵人家,咱家孩子就是年纪不合适,不然我也求万岁爷一起管教了去。”

    太后冷哼了声,“你当我想管?我这不是防着以后吗?我瞧着皇上对送公主去蒙古这事心里有了松动,那要不去蒙古,元衿她们不就得在京城里挑人家了?你也别说我担心的早,你们几个五岁上都订好婚事了,她们这辈已经晚了好几年了。”

    和顺公主恍然大悟,不由称赞太后的细腻心思。

    “您说得对啊,如若不去蒙古,肯定要在这些勋贵老臣家里寻额驸,那是提前看起来了,这些勋贵家里啊……”

    她随口捡了几件京城有名国公府的懊糟事,什么钮祜禄家的五嫂和二哥不清不楚,什么佟家大房父子打得头破血流,还有那赫舍里家的六爷寻花问柳。

    太后听得心惊肉跳,这些事平日里那些爱粉饰的外命妇是半点不敢传到她跟前的。

    她立即叫来了孙国安,“你快去把胤祺叫来,我得叮嘱叮嘱他,这些乱七八糟家的人他都看紧了,不许他们靠近元衿。”

    *

    元衿不知道太后已经暗中让五阿哥在她周身画下了安全线,只知道京城初夏怡人,她终于要在畅春园有新的乐子了。

    青山替她编的小辫,手艺比现代的化妆师还精致,她照着镜子时除了不满意那半颗漏风的门牙,其他皆是诚心如意。

    这天午后,她抄完神童敏敏的最后一本佛经,回屋子换上骑服,带着青山踏入马场。

    四公主性格豪爽,元衿到的时候她已经骑上马玩了起来。

    而皇子们各有不同,出塞立下功劳的大阿哥最喜骑射,早早就骑上马练起了移动射靶,三阿哥和腿脚有疾的七阿哥都没有上马立在草人那里连开弓,八阿哥、十阿哥和十一阿哥年纪小正由师傅带着练习跑马。

    而四阿哥和九阿哥都远远站在亭子那里。

    他两互相之间放佛隔着一道空气墙,胤禛站在亭里默默地在看书,胤禟站在亭外默默地在磕瓜子。

    元衿觉得康熙说得不对,那最爱偷懒的明明是九阿哥,四哥不练骑射还知道看书呢。

    她踮脚窜到胤禟身后,伸手就拿了把他的瓜子。

    “嘎嘣”一下没咬开——她忘记自己没门牙了。

    胤禟完全不给她面子,“哈哈哈”大笑了三声,抓起一枚瓜子磕给她看。

    “等牙长出来再偷我瓜子吧。小东西。”

    元衿觉得老天爷不公平,胤禟只比她大一个月,门牙却早早都换好了。

    她鼓着嘴用手拧着瓜子壳,被胤禟嫌弃地抢了回去。

    “你找我干什么?”

    “五哥哥呢?他说午膳和你还有十一阿哥一起去宜妃娘娘那儿吃了,怎么你们都回来了,他人呢?”

    “他去接他的瘸腿伴读了。”

    胤禟没再磕瓜子,而是用手剥了两粒,塞进元衿嘴里。

    “五哥哥对舜安彦可真好。”

    元衿至今没见过舜安彦,可总能听胤祺叨叨舜安彦长舜安彦短,一会儿说他功课认真一会儿说他性格倔强,还总说皇阿玛记不住舜安彦。

    今天康熙会亲自来马场,胤祺大约是想拽舜安彦来刷点存在感。

    胤禟嗤得一笑,“你不乐意替他抄中庸,那就都落到人舜安彦头上了,他可不得对人好点?”

    他又剥了两粒,摊在手掌心上,“喏,你拿一粒,剩下的给我。”

    元衿把两粒都放进了嘴里。

    “诶诶诶,过分了啊,九哥不要吃啊?”

    元衿不理他,“九哥哥怎么知道我给五哥抄过作业?”

    “我有眼睛会看好不好,五貔貅没少贿赂你吧?一整本的稼轩词你都替他抄了。”

    胤禟又剥了一把,都塞在了元衿手里。

    “你有空再抄点论语呗。”

    元衿看着手里的瓜子眯眯眼,小心地往后退了半步。

    “九哥哥,抄论语干什么?我都背出来了。”

    胤禟推推她手,催促她快吃。

    可她哪里敢吃,九阿哥这眼神这表情她简直怀疑他在瓜子里藏了迷魂药。

    “你五哥有舜安彦帮了,你就帮帮我,咱两进度差不多。”

    胤禟打开荷包,变戏法似得掏出两粒小核桃并一把手心大小的夹子来,咔擦两声剥出桃仁塞给了元衿。

    “九哥哥,就这你让我抄论语?”也太廉价了。

    胤禟举着桃肉恭请元衿赏脸,“这东西可不廉价,那些臣子每日天不亮就要在园子外等召见,有时候等一天皇阿玛都没叫他们,饿得肚子直叫唤时能花重金买一把这东西。”

    “啊?”元衿没摸透胤禟神奇的转向。

    胤禟嘿嘿一笑,“五哥是只貔貅,只往里咽不知道怎么生,我和他不一样,我要一生二二生三,钱滚钱利滚利的。怎么样?帮我抄个论语,哥哥带你一把啊。”

    “……九哥你才几岁,你怎么就……”